主页 > 宫斗小说 > 随嫁 >

第二十五章来人

皇宫西苑里,蔡嬷嬷战战兢兢地站在侧下方,眼睛都不敢往上抬一下。

地上满是碎片杂物,新鲜娇艳的花枝破碎地倒在水渍中,碧绿的叶子残败成一片。

甄太妃揪着帕子扭成一,又万分嫌弃地狠狠扔在地上。

“你不是说那龚玉华必会答应的吗?什么多子多福,只要是个婆婆都会乐意?怎么道理到了她那儿就行不通了?”甄太妃把满满的怒气都撒在蔡嬷嬷身上,“看看你做的好事!出的什么馊主意!”

蔡嬷嬷低着头,半点不敢吭声。只等着这阵火气过去。

心中却嘀咕,暗道这长公主的脾气看来是随了生母的。明明是太妃自己提出的,她不过上前凑合了几句,便将整件事都怪到了自己头上。

发作了一阵,甄太妃不免有些力竭,这才坐回了椅子上。

蔡嬷嬷忙见机为她斟了茶。

甄太妃皱着眉头,强忍着才没把茶盏一起扔过去。

不由冷哼一声。若不是念着龚玉华年轻的时候帮过自己一把,她也不会三番四次被拒还如此忍耐客气。早知如此,还不如找个机会在大宴上摆开来讲,众目睽睽之下或许会得罪几个勋贵夫人,那龚玉华只怕也讨不了什么好处!

既然她这么不给自己情面,那自己也不必念着旧情了。凭自己的手段膈应膈应她,也不是什么难处!

心念一转,便想起了些许往事,冷沉地笑了起来。

手一招让蔡嬷嬷近前,道:“你派人去想办法把此人寻到……”

西宫深处暗云涌动,在闷热的午后乌云密布,远方闷雷声滚滚而来,看样子会一场雷雨即将到来。

轩峻居里。沁雪正忙着指挥安宁、盈枝把四周的窗户关上,小丫鬟们也急急收了晒在院子里的衣物,将门窗掩好,躲进了屋子里。

清澜坐在绣墩上,一边手上不停检查着布料,一边让秋桂把选好的布料量好了尺寸一一剪开,细细吩咐道:“这些棉布十分软和,都是大哥大嫂特意从金国送来的,给孩子做些衣服尿布都不错。你裁好布便交给绣房,一定要让她们细心收了针脚。把线头反着留在外面,难看些总比硌着孩子柔嫩的皮肤要好。”

想起早上郡主府上的管事千里迢迢送东西来时,满脸喜庆的模样。清澜心里便高兴。大哥长女才刚牙牙学语。不曾想雪凝便又怀上了。

大哥信中道,你我兄妹自幼孤苦相依为命,如今一下将多两个至亲,生逢此时,竟觉路越走越宽。心中也更多了一层明悟。还反复交代自己要善待同父异母的二哥,往日之事多是上辈恩怨,此代不应再纠结。

文中扑面而来一种朴实厚重之感。

清澜收到的信一封是自己的,另一封是给二哥的。可惜二哥还在商路上不曾回来。否则看到大哥头一回如此郑重地写信正面论起此事,想必心中的结会彻底解开吧。毕竟往日虽然兄弟两人面上显得和睦,可私下见面时总透着几分尴尬和无措。

如今大哥处事外圆内方。又乐于资助贫困学子。在朝廷上,已经树立起正直方正的清廉名声。只要能有机会被外放历练一番,多多了解民生社稷。在地方上做出政绩,对资历官声的积累是大有好处的。大哥也正积极谋划此事。

他的想法也不像往日一般迂阔,只想在某个位置上扎扎实实干一辈子,说道官声大了能恩萌亲族,清澜虽远在异国。说不定在关键时刻自己也能帮上一把。

不过这话清澜怎么看,背后都透着雪凝狡黠的影子。

秋桂才把一大堆布料搬走。沁雪、安宁便走了过来,汇报起府里大大小小的要事。

冷香从外院进来,看着满桌子都是布条,王妃又正忙着说事。便退后了几步,候在窗棂边上。

屋子里有些闷热,丝丝沁凉的水汽透过窗棂缝隙透进来,习习凉风吹得人头脑也清醒起来。

这么炎热的天气,也只有靠近王妃时才觉得清爽些。因为只有王妃才总是一身清凉无汗。有时,冷香甚至会忍不住担心王妃能否平安生下孩子。可看着她的脸色和气神,又恍然觉得一切都不会有问题。

清澜跟沁雪她们说着事,却留意了冷香有好一阵子了。

她总是静悄悄的一个人来,又突然无声息地消失在自己身边,说她是自己身边的一个隐形人,一点也不为过。可是每当周围有些异动,她却总能及时出现在自己身边。除了在槐州意外被掳之外,她几乎再无过失。

这样一个正值妙龄的女孩子,姿容冷艳人又聪明。虽然处事有些冷厉,可在前世,也会有大把的男孩子慕。眼见比自己稍小的沁雪和水兰都出嫁了,她心里就没什么打算吗?

清澜不由想起了从槐州回京时的一幕。印象中,似乎冷香和二哥都很少有这么激烈争执的时候。只是回来后,二哥便匆匆起运货物往西秦边境而去,两人似乎再没有接触。难道,真是自己想多了?

见到王妃有些想得出神,沁雪和安宁对视一眼,不约而同地结束了禀报,借口退出了内屋。

内屋里便只剩下清澜和冷香二人。

冷香略一犹豫,便上前轻声道:“王妃,有一件要事必须向您禀报。”

清澜一怔,心中有些奇怪。冷香从来要说就说,还从没见她这么犹豫过。不由也多了几分好奇:“说吧,什么事?”

冷香似在组织言辞,斟酌字句道:“昨日诚意伯府迎了一位远亲,有人背后道是一位富商倾资买个身份。属下查得他身份来历成迷,手下看似身手都不凡。昨夜冒险靠近观望,却被他发现,无奈交了手。”顿了顿,“几乎被他当场拿下!”

清澜惊讶地站了起来。冷香的身手绝对是数得上数的。除了在祈峻手里败过,全身而退从不在话下。

“王妃。”冷香神情带着一抹异色,“那人您也认识的,就是莫子离莫驸马!不知怎么来到了这里?”眼睛却看着王妃。她还记得莫子离当日的誓言。

清澜身形一震,手扶住了桌面。怎么会是他?

主仆俩对视良久,怔怔无语。

……

*****

诚意伯府内,莫子离正被奉为上宾,被诚意伯府的老三余廷兆带着游园子。

远远地被主持中馈的二夫人瞧见,不由上下细细打量了一番,见莫子离风姿绝佳,不像一位商贾。倒像一位风骨清奇的儒雅文人,心中暗暗惊讶。老三是从哪里找来这样一位人物,看起来似乎不简单。

如此想着。带了几分试探之意迎上前去,明锐利的眼睛盯着莫子离,笑语道:“我道是谁雨过天晴便出来游园子,原来是三弟啊!怎么今日午后这般空闲?这位莫不就是你请来的那位远亲?”把“请”字咬得特别重。

余廷兆闻言翻了个白眼,皮笑肉不笑道:“二嫂一向耳聪目明。难道没听到那日鞭炮声?若是主持中馈太劳累了,不妨让大嫂替你。”

二夫人扶了扶头上的金步摇,娇笑起来:“大嫂身子不好,这才让弟妹我帮忙。也是的,亲手将钥匙交到我手上,只得勉为其难了。”见余廷兆面有不耐。又道,“如今你二哥忙里忙外,爹爹身体也不见好。你也该多帮帮你二哥才是。怎么尽找着狐朋狗友来胡闹?这好好的伯府也不是什么身份的人都能来住的,你也不怕外面人非议成什么样子!老三啊,不是二嫂说你,你做生意亏了连累了大房也就算了,可别败坏了伯府的名头!”说到后来。竟是训斥居多。

余廷兆强忍着听完。

无奈二哥子软,娶来的公府嫡女却是个厉害泼辣的嘴刁女子。大哥则是个实心嘴笨的。不讨喜欢。心疼二哥,平日里总偏着二房。连带着大哥的爵位也至今未能继承。

自己平日里只斗鸡走狗,听戏唱曲的,青楼瓦肆去的多了,打赏起银子来没个数。手头又被扣得紧,几个朋友一说动,这才动起了海上牟利的念头。哪知这钱还真不是人人都能赚得的。好容易凑够了本钱屯了货物,船一下海几天,竟然就碰上了风暴,血本无归不说,还欠下了不少印子钱。

百般无奈之时,却是这位姓秦的富商找上了他,愿意奉上万贯家财,只求与伯府沾亲带故,在旁系将自己的名字记上家谱。若是在嫡系做手脚,恐怕余廷兆海没有办法,可只是挂个旁系的名号,有了钱办起事来不难。

虽然他对这等好事为何单单找上自己有些怀疑,可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把到手的银子往外推。

如今看来,这秦公子也不是个傻子。听他话里话外的意思,是谋了身份想去世家求亲的。

余廷兆不由暗叹此人好心计。有了贵族身份,论起相貌也不差,若是有幸攀上了一门好亲事,再有了家人帮忙,谋个差事求个好前程也是大有可为。

“二嫂,”余廷兆口气一下子软了下来,告饶道,“今儿个有客人在,您好歹也给我留些颜面不是?”手指微放在身旁,意思是有银子一起分。

二夫人的脸色一下便暖了起来,笑看莫子离:“秦官人,你如今入了族谱,也不算外人了。看着你年纪跟三弟差不多,不妨也称我一声二嫂。以后若有事,二嫂也可以帮帮。”心里却在算计,这只肥羊若是求她,一定要狠狠刮一层皮下来。

莫子离笑得人畜无害,一派温文尔雅,从善如流:“多谢二嫂。”声音如清泉淙淙,清澈好听。

二夫人不由一愣,莫名对此人生出几分好感,带了几分真意笑道:“听闻你也曾读过几年书,怎么不去考功名?”

“惭愧!”莫子离笑道,“幼时顽劣只想跟着父兄行商,如今渐渐年长已将书本忘得差不多了。”说着便咳了起来。这一咳便似乎停不下来了。

二夫人欲言又止,暗道可惜。本来还想细细询问他家里,也好替亲眷做个媒。如今看他的样子,竟还是个身体虚的。不由没了兴致,客气了几声便转身走了。

她离开园子时,咳声似乎都还未停下。

【上一篇】:第二十六章冷风【回目录】 【下一篇】:第二十四章婉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