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励志图书 > 微表情读心术 >

从对方无意识的行为入手可让其开口说话

从对方无意识的行为入手可让其开口说话

美国心理学家奥克曼,曾举行过一次成功的试验:他对反对死刑制度的学生,自始至终反复不断地,只使用“很好”这一句话,最后改变了学生的意见。这是因为当你什么都接受对方的话,你的想法亦会被对方所接受。

怎样有技巧地引出对方的话,使谈话变成很投机?顺着对方的话来搭腔,亦不失为方法之一。

假设一下,譬如你碰到了一位一开始不肯接受你的邀请的女,你要怎样才能打动她的心?

“今天刚巧家里还有事……同时我也有点不舒服。”

“那真不巧。到晚上一直都有事吗?那可真够您累的了。”

“倒没有什么要紧的事,不过——”

“那么,打个电话回去,问一声不是很好吗?”

“好吧!打个电话吧!——还是不要打,随它去吧。”

“如果不怎么重要,只要早点回去就可以了吧?”

只要顺着对方的语气,对方就没有选择下一句话的时间,语气自然就会改变。这个时候你如果用言语去反驳她,对方的态度反而会变得强硬。不如用微笑、点头或者顺着她的话,表示接受对方的意见。这时对方的心里反而会想:反正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,就答应你吧。对方这种接受的态度,并非是基于理智,而是情感的作用,所以效果特别大。

不过,有的时候对方即使打算接受你的意见,却不肯干脆地表示,只是沉默不响。遇到这种情形,你就必须直接打动对方的内心,将话题改变为对方手中拿着的东西,或穿着的服装,会是个不错的方法。譬如手表、项链、领巾等等,都足以表示这个人的嗜好和个,只要这些东西引起别人的注目,他自然就会开口。

此外,拿对方无意识的行为作为话题,亦是打破沉默的方法之一。譬如对方只是一味烟,你发现他在熄火柴时有某种特别的习惯,就立刻问他:“你熄火柴的动作很有趣,轻轻一弹就熄灭了。”看到对方在咖啡里加两勺半的砂糖,也可发问:“对不起,为什么你非要放两勺半砂糖?……”

当对方发现这种无意识的行为,引起了你的注意,与其说对你有戒备心,不如说反而觉得你是在对她表示关心,于是就容易开始交谈。

街头卖艺的人在开始表演以前,一定先在路面画个圆形或三角形,然后喃喃自语。当路上经过的人以好奇的心理驻足看他时,他看见聚集的人一多,就开腔了。

对付沉默不响的人,故意做出动作,引起对方的好奇心,亦是方法之一。

这是从一位新闻记者处听来的故事:有一次,他去采访传言即将倒闭的某大企业,可是这家公司的公关主任,对他有戒备心,守口如瓶,什么都不肯透露。最后没有办法,只好吸烟吧!哪知手向口袋里一摸,香烟大概忘记在什么地方,找来找去就是找不着。当他正把大衣的口袋都翻出来找时,这位主任带着奇怪的口吻问他:“你在找什么?”说明了原因以后,主任就把自己的香烟递给了他,于是他就趁这个机会谈起了采访,而且非常投机,结果达到了采访的目的。这虽然可以说是他的侥幸,但往往由于某种动作,无意之中会去除对方的戒备心理,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。

【上一篇】:熟记对方的姓名,是件不能疏忽的事【回目录】 【下一篇】:洞悉人心奥妙,把握心理脉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