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励志图书 > 微表情读心术 >

软与硬是一种策略,也是一种手段

软与硬是一种策略,也是一种手段

人生在世,待人接物,应当和颜悦色,与人为善,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,大家还是和和气气地相处为好。当然,工作生活中少不了各种各样的矛盾,但矛盾只要不是很尖锐,最好还是相安无事。所谓凡事好商量,有话好好说,都是人们待人接物中常有的温和态度和常用的退让方法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时候温和的手段都灵验,社会上有的人就是欺软怕硬,得寸进尺,把妥协退让当成软弱可欺。你越是好言相劝,苦口婆心地讲道理,他越是不依不饶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就必须采取强硬的态度和手段了。

《水浒传》中大相国寺菜地中的一群泼皮无赖就属于这样一类人。他们整天偷鸡摸狗,不务正业,以到大相国寺的菜地中偷菜为生,还欺负寺中的和尚。鲁智深知道后,原本还想好好给他们讲讲为人处世的道理,可是他们欺负鲁智深是新来的,又不了解他的底细,想一来就给他一个下马威。结果一群人被鲁智深打入了粪坑,吃了大亏,最后终于服了软。如果鲁智深还是像以前那些管理菜园的和尚一样,没有一些拳脚手段,把这帮人打得服服帖帖,最后那就只能自己吃亏。

在人际交往活动中,软与硬两手是相辅相成、密切联系的。如果有所偏倚,自己便要吃亏。为人不能太软,那样会给人以废物点心的感觉,都觉得你好欺负,于是就自然而然地会经常受到别人举止、言语、态度的戏弄与伤害。由于人中有着天然的缺陷,人们总多少有点欺善怕恶的病。因此,人可以温和,但不可以软弱。

然而我们也不能走到事物的反面,不可以总是态度强硬,好勇斗狠。一个人太强硬,必然使人觉得他头角峥嵘,浑身是刺。这种强硬积累到一定程度,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,以至于弄得千夫所指,触犯众怒,到时候谁也救不了他。

在平时人们更多的还是要软硬兼施,因为生活是复杂的,人们的心情是多变的,在不同的事情上,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策略。所以,我们还是要表现得灵活一点,针对不同的情况,随机应变,采用多样的方法。涉世不深、初入社会的人,或者过分软弱、过分善良,或者是态度固执、目空一切,因此更有必要了解软硬兼施的效用,心理上要有点软硬两手交替使用的谋略与机变。

《三国演义》中诸葛亮借荆州就充分运用了软硬兼施的手段,而且运用得非常高明。诸葛亮是运用武力占据了荆州,但是他非要和东吴说是暂借荆州,这就是软的一手,用这一招给东吴以幻想,让他们以为还能够通过和平手段取得荆州,所以难以下决心和刘备、诸葛亮动武。可是当东吴催讨荆州的时候,诸葛亮一方面赖着不还,另一方面又威胁东吴,把东吴弄得打不是,不打也不是。运用这一手,诸葛亮达到了长期霸占荆州的战略目的。

所以,软与硬,作为一种策略,或者作为一种交际手段,无论何种场合,不可偏颇。从理论上讲,软,体现友善、涵养、通情达理;硬,则显示尊严、原则和力量。还要根据形势变化,灵活运用。

【上一篇】:为人要灵活处世趋利避害【回目录】 【下一篇】:黑红脸背后的真实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