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励志图书 > 微表情读心术 >

看穿商家的心理诡计

看穿商家的心理诡计

女人天生逛街,逛完后大包小包提着回家后才发现,有些东西并不需要,而此时,后悔晚矣,钱包空矣。只能对着那极瘦的非纯衣,昂贵的牛仔裤,一洗就缩水的真丝晚礼服,十公分的高跟鞋……发呆。

看吧,冬天穿的白裤子不仅很难和其他衣服搭配,还特别脏;下雪的时候绝对不能穿,刮风的时候最好也别穿,家里养宠物不要穿,乘坐地铁也不要穿。总之,一个冬天只穿了两次,还没出门就被门边的灰尘印上一条黑印。更不要说里面愚蠢的标签:不可机洗,不可干洗,不可手洗,不可用刷子刷。烧了它?当初是谁买的呢?

还有那些无袖高领衫,当然,它非常漂亮,幸好如此,因为它的功效仅仅是挂在衣橱里供人欣赏;天热的时候,受不了它的层层高领子,天冷的时候胳膊上都是鸡皮疙瘩,反正什么时候穿也不舒服——但为什么买呢?

很多时候,20元一件的t-shirt或小衬衣,看上去还不错,怎能错过?打1折的d&g长裙,腰身好像肥了一些……可这有什么关系,太值了!于是柜子里充斥着这些便宜货和有瑕疵的打折货。可到后来终于发现,不愿意穿这20元一件的衬衣上街,也不愿意穿紫色的过时长裤去见客户,那怕它出自versace家族。除了把它们送人,还能有别的办法吗?

当打折季节到来的时候,节省钱财的渴望变成了对尺码的宽容。他们往往断码了——可断的恰恰就是自己需要的那个码。没关系,不是正想减掉两公斤吗?下个星期不要吃巧克力和蛋糕就是了。可结果是,永远也减不掉这两公斤。同样的问题还出在鞋子上,平时穿37号鞋,可只剩下36号的一双漂亮短靴。导购小姐保证说这种皮质非常合脚,越穿越松快。被“对折”的标签刺花了双眼,心甘情愿地相信她的话。可结果是,只要站着……

更糟糕的是:比如看到一件漂亮的黄色衬衣,价格也够合算,试穿之后喜不自胜,为了防止日后再也买不到这么合适的衬衣,一口气买四件,黄色,紫色,蓝色和绿色。下场可想而知:谁都不愿意总穿一个款式的衬衣出门,哪怕它们的颜色不同。

当然,在我们这些糟糕的购物经历中,导购小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当我们从试衣间里走出来,如果衣服紧绷绷地贴在身上,她们会说:“这料子穿穿就松快了”。如果衣服肥大,她们又说:“这料子洗后会缩一些。”有时候她们还会利用其他顾客达到自己的目的:“先生,你说说看,这位女士穿这条裙子好看吗?”那位可怜的先生又能说什么呢?

于是,一件又一件根本用不着的衣物填满了衣柜,而大部分时候,只是因为它“便宜”、“划算”……

更甚者,在面对“免费”赠送的时候,就不只是女人们疯狂了,所有的人都会疯狂。

“买高清dvd机免费赠送影碟。”

“购买巧克力,赠送泰迪熊。”

“在该商场购买商品满80元,免费赠送食用油一瓶。”

这种时候,人们通常会为了得到免费赠送的东西而购买指定的商品,不惜花时间,排长队,疯狂抢购,然而到最后却发现这些东西,其实自己并不需要。

刘先生和妻子一起逛商场,恰好该商场搞活动。在家电专柜,有一项优惠活动是“买高清数字电视,免费赠送最新款超强纠错dvd影碟机”。看到免费的商品,刘太太很是高兴,因为自己一直想要一台dvd机,刘先生也很高兴,于是就马上决定买回家去。当把电视和dvd都搬回家时,才突然醒悟过来,其实自己并不需要电视机,家里的电视机也刚买没几年。为了买dvd,反而多买了一台电视机,真是亏大了。

看来,免费对人们有着超乎想象的吸引力,以至让人会产生一种非理的冲动,见到免费的东西,不管需要不需要,就会不顾一切地向前冲。贪图便宜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心理倾向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,特别是在购买商品时,很多顾客对打折的商品、免费的商品趋之若鹜。

这种不理的消费掏空了钱包,却换来了一堆不实用的东西。

问问你自己,在那么多人惨痛的教训前,你是否会戒掉如此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呢?小心了,那些商家设置的“圈套”,可正等着你钻呢。

【上一篇】:即使你胜了,其实也是败了【回目录】 【下一篇】:洞悉人心奥妙,把握心理脉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