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个月后,事情办砸了,他怕公司高层追究自己的责任,便以自己已经请假为借口,谎称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具体情况,一切都是助手办理的。他想,助手是总裁安排到自己身边的人,出了事,让他顶着,在公司高层面前还有一个回旋的余地,假若让自己来承担这件事的责任,恐怕有被降职罚薪的危险。但是,纸是包不住火的,当总裁知道事情的真相后,便毫不犹豫地辞退了他。
与之相反,20世纪末,在美国得州的瓦柯镇一个异端宗教的大本营内,发生了邪教徒的父母被杀事件,同时,在这次事件中,还有10名正在查案的联邦调查局的探员也遭到杀害。可以说在当时这是一件震惊美国的大事,也正是因为这次事件,负责该案的美国司法部部长珍纳·李诺在众议院遭到许多议员们的愤怒指责,他们认为她应该为这起惨剧负责。
面对千夫所指,珍纳颤一抖地说:“我从没有把他们的死亡合理化。各位议员,这件事带给我的震撼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强烈得多。的确,他们的死亡,我难辞其咎。不过,最重要的是,各位议员,我不愿意加入互相指责的行列。”很明显,她愿意为这次事件担起所有责任,接受谴责,并愿意去积极想办法来处理好这次事件。同时她的这番话也使众多的议员们为之折服,大众传媒也深受感动,所以也就没有去过多地责难她。
另外,因为她一人担起所有的责任,没有推卸,也使本来会给政一府带来灾难一性一后果的指责声音减弱了。那些本来对政一府打击邪教政策抱有怀疑态度的民众,也转变观念,开始支持政一府的工作,所以尽管这是一次不幸的事件,却有了一个满意的处理结果。
比起什么都不做、什么决定也不下的“不做主”对策,主动积极地去想办法,才是面对问题时最有效的方法。现在公司里缺少的正是像珍纳这样高度负责的人,其实老板最赏识的也正是这样的员工。
1999年,曾是美国第一大零售商的凯玛特开始显露出走下坡路的迹象,这时,有一个关于凯玛特的故事在广泛流传。
凯玛特之于零售业,正如福特之于汽车业。综合一性一零售企业的行业标准一度是由凯玛特创立的。
圣诞和新年假期过后,凯玛特的账簿上已经摞起了15亿美元的应付账款,一位高级经理发现这个严重的问题,于是,他便向坐在他身边的上司请示该如何更正,这位上司不知如何回答,便向上级请示:“我不知道,您看怎么办?”
而那位上司的上司又转过身来,向他的上司请示。就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,一直推到总经理帕金那里。帕金后来回忆说:“真是可笑,没有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,而宁愿将问题一直推到最高领导那里。”
2002年1月22日,凯玛特正式申请破产保护,这艘商海巨轮就这样沉没了。
凯玛特就是在这一连串的“不知道”中慢慢倒塌了。危巢之下岂有完一卵一,不管是位高权重的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员工都只得另找工作。随随便便对待工作,工作也给了他们一个随随便便的结果。
在工作中,每当事情办砸、任务没有完成的时候,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“我不知道”、“我不知道怎么会这样”、“我想尽了办法,但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善”、“都是他们出的主意,我不知道他们的初衷”……或许事情确实像你所说的那样,也许你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,但是这样的态度却不可原谅,可以说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的态度。
说“不知道”的员工往往就是这种有能力而怠工的人,他们对待工作漠不关心,随随便便,不愿意多付出一点,更不愿意多承担。说“不知道”的背后实质就是他们的惰一性一思想在作怪:一切从自我出发考虑问题,只做自己能做到的;更不愿意承担失败的风险,凡事只做自己有把握的。
这样的员工在工作中永远处于被动状态:你不交代,我就不做;问题来了,我能躲就躲。这样的工作方式能交给公司什么样的结果?只能是一个随随便便的结果。这群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,岂知他们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,当老板感觉不一良好的时候就会毫不客气把他们开掉。
所以,遇到问题和困难时,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要想办法怎样去解决问题,而不是两手一摊说“我不知道”,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。面对指责只有勇于承担责任,才是处理危机、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,才是对工作、对自己负责的表现。承担起责任来吧,永远不要说你不知道。
让问题到自己这里止步
一个核心员工,必然是一个最能解决问题的员工。而他之所以能成为最能解决问题的员工,首先来自他有一个最突出的职业素养“让问题到我为止”!
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,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当问题出现的时候,你该怎么办?把问题丢给别人,让别人解决,自己找借口回避?还是把问题留给自己,积极思考,主动找方法解决,把最满意的结果留给老板?不同的选择将会给你带来不同的结果。
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问题,如果你不正视它,不设法解决它,它往往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压力。与其动心思琢磨怎么逃避问题,不如把这种心机和才智运用到寻找解决办法上。
一个核心员工,必然是一个最能解决问题的员工。而他之所以能成为最能解决问题的员工,首先来自他有一个最突出的职业素养“让问题到此为止”!
“让问题到此为止!”这一句话是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座右铭。美国总统杜鲁门上任伊始,就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了个牌子,上面写着“Book of stop here”。杜鲁门以此督促自己:负起责任来,不要把问题丢给别人。
“问题到我为止”既体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,也指明了一种如何正确面对问题的方法和技巧:一定要把问题在自己手里彻底解决掉,绝不会推诿给别人,也绝不允许自己讨价还价,先讲条件再做工作。
1861年,当美国内战开始时,林肯总统还没有为联邦军队找到一名合适的总指挥官。林肯先后任用了4名总指挥官,而他们没有一个人能“百分之百地执行总统的命令”——向敌人进攻,打败他们。最后,任务被格兰特完成。
从一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到一名总指挥官,格兰特升迁的速度几乎是直线的。在战争中,那些能圆满完成任务的人最终会被发现、被任命、被委以重任,因为战场是检验一个士兵、一个将军能不能出色完成任务的最佳场所。
在格兰特将军担任联邦军队总指挥官期间,纽约方面派了一个牧师代表一团一到白宫求见林肯,要求撤换格兰特。林肯耐心地听他们讲了一个小时。然后林肯说:“诸位还有话要说吗?”代表们说:“没有了。”
于是林肯问道:“诸位先生,你们讲得很好,我想请你们告诉我,格兰特将军喝的酒是什么牌子的?”
大家回答说:“不知道。”林肯说:“这太令人遗憾了。如果你们能告诉我是什么牌子,我将派人购买10吨该牌子的酒,送给那些没有打过胜仗的将军们,好让他们也像格兰特一样打几场胜仗!”
为什么林肯总统这么器重格兰特?因为在当时的局势下,联邦军队大部分的将领一直在打败仗,而只有格兰特敢于积极进攻,总是能利用手中有限的军队、有限的武器,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屡建奇功,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胜利。
林肯曾在庆功大会上说过:“格兰特将军是我遇见的一个最善于完成任务的人。”
格兰特就是以他非凡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赢得了林肯的信任。工作中,有些员工没有做好工作或者不想承担风险时,便会对老板说:“您看怎么办?”也许这种坦诚似乎比找借口好一些,但事实上,在老板听来,“您看怎么办?”其实就是在逃避问题。
老板是负责公司整体管理、为公司制定发展战略的人,而不是全体员工的“问题汇总站”。老板雇佣员工的目的,就是渴望员工解决实际问题,为公司创造价值,而不是制造问题或者做一个问题的旁观者。
“在其位,谋其政”。作为一名员工应该认识到解决问题是自己的职责,是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把问题留给上司和老板就意味着工作不力。
波恩在商场里上班,他自认为是一个好雇员,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——记录顾客的购物款。然而有一天,当他正在和一个同事闲聊时,老板走了进来,他环顾四周,然后示意波恩跟着他。
老板一句话也没有说,就开始动手整理那些被订购出去的商品。然后他走到食品区,开始清理柜台,将购物车清空。
波恩惊讶地看着这一切,仿佛过了很久,才终于明白了:老板是在以行动告诉他,他应该像老板一样负责而主动地工作。老板望着发愣的波恩,告诉他:“你是商场的主人翁,你的工作应该是积极主动的!”
清理柜台、摆放商品,也许不是老板给予波恩的“命令”。但柜台空了、商品摆放乱了,这确实是波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。这个问题的存在,首先影响了商场的形象,其次影响了商场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,从而影响了波恩的工作效率。波恩还能说这些问题与自己的工作职责无关吗?
那些总是抱怨、逃避问题的员工,会变成企业最不受欢迎的人,而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,就会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,成为老板离不开的人。因此,你要做的就是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而非等老板过来督促了才做。
一位非常着名的人力资源总监在一个探讨会上表达了这样的观点:
“工作是什么?工作,就是不断遭遇问题、发现问题、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!”
“什么是一个员工核心的竞争力,就是他解决问题的能力!”
“所以,永远不要害怕问题。问题是命运送来给你的礼物,你越会解决问题,在单位就越有分量,也就越能有最大的发展!”他的话道出了许多领导的共同心声,值得每一个有事业心的员工重视!
不害怕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,你要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,并将每一个困难视为一次获取经验的机会。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,能帮你提升自己思维的技巧,了解工作细节,学习新的知识,锻炼自己做决策的勇气,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信心。渐渐地,你会发现,工作上的问题很容易在你自己那里解决掉。
一位哲人说过,“风可以把蜡烛吹灭,也可以把篝火吹旺”。同样,问题可以带给你阻碍,同时也能够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。用主动负责的职业一精一神和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,解决好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,全力以赴,把满意的结果留给老板,你就能把机会争取到手。
要以成败论英雄
市场竞争是残酷的,商场如战场。如果你失败了,哪怕你以前付出再多,那也没有任何意义,只有成功了,你才会有鲜花和掌声,你才是英雄。
在商业社会里,企业的生存是以赢利为目的的,所以谁能够给公司带来最大的利润,谁就是公司的英雄,因此我们就要以成败论英雄。
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品销一售商,但在中国甚至亚洲市场上,他们的风头却完全被法国的家乐福盖过了。这是因为家乐福在亚洲市场上采取了不同的经营策略。而沃尔玛则还是坚持在欧美时常用的经营策略,采用统一模一式。家乐福已经融入了亚洲各地的文化之中;而沃尔玛则坚持自己的固有模一式,用经营欧美市场的思维方式去开拓亚洲市场。所以在亚洲,沃尔玛的表现远不如家乐福。
人们常说,“生活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”。与其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,不如说我们处在一个生存的时代、淘汰的时代。在淘汰中求生存,在竞争中求发展,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一团一队来说,都是如此。
虽然淘汰充满着残酷和无情,但我们却不能否认,正是残酷的淘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。任何一个企业,要保持活力,要保证不落后,就必须不停地淘汰不适合自身发展的各种落后因素:落后的管理理念、落后的经营政策、落后的产品、落后的服务、落后的用人一体制以及不适合的员工。只有不断地淘汰落后的、不适合的,才能持续保持先进的、适合的,才能生存下去,才能不断地发展。
日本一家着名家电企业曾扬言:只要韩国家电市场一对外放开,用不了半年时间,就会让韩国家电企业全部倒闭。由于意识到竞争的压力,韩国家电企业纷纷走上了改革创新之路,淘汰落后的观念,淘汰落后的产品。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自我淘汰的意识和行为,若干年以后,他们非但没有全部倒闭,反而在国际市场上对日本家电企业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。
在辽阔的草原上,每天当第一缕一阳一光出现时,狮子和羚羊就开始进行赛跑,狮子发誓要追上羚羊,因为追上羚羊,它就可以把它们当做自己的食物。而羚羊一定要跑得比狮子快,否则就会成为狮子的美餐。羚羊之间也在进行着残酷的竞争,跑得最慢的羚羊会成为狮子的食物,而其他羚羊就会暂时幸免于难。这就是动物界的残酷竞争。
有道是:“光有疲劳和苦劳,没有功劳也白劳。”没有成功,没有胜出,你只能称其为在运动,在消耗体能,而只有取得了成功你才是英雄。
在商业社会里,无论你曾经下了多大工夫,做了多少努力,花费了多少心血,只要你在某一个环节上出了差错,你就要为此付出代价,倘若是在关键环节出现闪失,则会功亏一篑,横遭致命的一击!
2004年6月,杰克·韦尔奇在中国企业领袖高一峰论坛上,被一位企业高层管理者问及:“您在任CEO时,与美国思科、微软、戴尔等公司CEO们相比有何不同?”韦尔奇先生有一段一精一彩的回答:“找不到很特定的差异点,你提到的这些公司都是希望在市场上胜出的,而且他们都获得了巨大成功,他们每个CEO都希望他们的员工胜出,所有的员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取得很大的成功。尽管我们每一位CEO都有不同的风格、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手段,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,就是要胜利,所以最好的事情就是胜利!”
职场犹如战场。在与狼共舞、与虎相争的市场经济大潮中,公司作为竞争的实体,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最大化地获取利润,就是为了基业常青。不管你在企业竞争过程中有过多么出色的表现,出过多么大的力气,只有在竞争中打败了对手,取得最大、最终的胜利,企业才是英雄,你也才是英雄,才是企业最终的功臣。
少责怪他人过失,多完善自身不足
经常反省自己,可以提醒自己改正过失,从别人的错误中引以为戒;经常反省自己,可以理一性一而清晰地判断,对如何做好工作形成新的认识;经常反省自己,可以真正认识自己,不断完善自己。
“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,我们有没有更刻苦的准备?当我们梦想成为领袖的时候,我们有没有服务于人的谦恭?我们常常只希望改变别人,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吗?当我们每天都在批评别人的时候,我们知道该怎样自我反省吗?”实业家李嘉诚曾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。
.dashuzhai.下——书——网